褚堅拜謝了宋先鋒,作别出寨,上馬回燕京來,奏知國主。
衆大臣商議已定,次日遼國君臣,收拾玩好之物,金銀寶貝,彩缯珍珠,裝戴上車,差丞相褚堅,并同番官一十五員,前往京師。
鞍馬三十餘騎,修下請罪表章一道,離了燕京,到了宋江寨内,參見了宋江。
宋江引褚堅來見趙樞密,說知此事:“遼國今差丞相褚堅,親往京師朝見,告罪投降。
”趙樞密留住褚堅,以禮相待。
自來與宋先鋒商議,亦動文書,申達天子。
就差柴進、蕭讓赍奏,就帶行軍公文,關會省院,一同相伴丞相褚堅,前往東京。
在路不止一日,早到京師,便将十車進奉金寶禮物,車仗人馬,于館驿内安下。
柴進、蕭讓赍捧行軍公文,先去省院下了,禀說道:“即日兵馬圍困燕京,旦夕可破。
遼國郎主于城上豎起降旗,今遣丞相褚堅前來上表,請罪納降,告赦罷兵。
未敢自專,來請聖旨。
”省院官說道:“你且與他館驿内權時安歇,待俺這裡從長計議。
”
此時蔡京、童貫、高俅、楊戬并省院大小官僚,都是好利之徒。
卻說遼國丞相褚堅并衆人先尋門路,見了太師蔡京等四個大臣,次後省院各官處,都有賄賂。
各各先以門路,饋送禮物諸官已了。
次日早朝,百官朝賀拜舞已畢,樞密使童貫出班奏曰:“有先鋒使宋江殺退遼兵,直至燕京,圍住城池攻擊,旦夕可破。
今有遼主早豎降旗,情願投降,遣使丞相褚堅,奉表稱臣,納降請罪,告敕講和,求敕退兵罷戰,情願年年進奉,不敢有違。
伏乞聖鑒。
”天子曰:“以此講和,休兵罷戰,汝等衆卿,如何計議?
”旁有太師蔡京出班奏曰:“臣等衆官,俱各計議:自古及今,四夷未嘗盡滅。
臣等愚意,可存遼國,作北方之屏障。
年年進納歲币,于國有益。
合準投降請罪,休兵罷戰,诏回軍馬,以護京師。
臣等未敢擅便,乞陛下聖裁。
”天子準奏,傳聖旨,令遼國來使面君。
當有殿頭官傳令,宣褚堅等一行來使,都到金殿之下,揚塵拜舞,頓首山呼。
待臣呈上表章,就禦案上展開。
宣表學士高聲讀道:
遼國主臣耶律輝頓首頓首百拜上言:
臣生居朔漠,長在番邦,不通聖賢之經,罔究綱常之禮。
詐文僞武,左右多狼心狗行之徒。
好賂貪财,前後悉鼠目獐頭之輩。
小臣昏昧,屯衆猖狂,侵犯疆封,以緻天兵讨罪,妄驅士馬,動勞王室興師。
量蝼蟻安足撼泰山,想衆水必然歸大海。
今特遣使臣褚堅,冒幹天威,納土請罪。
倘蒙聖上憐憫蕞爾之微生,不廢祖宗之遺業,赦其舊過,開以新圖,退守戎狄之番邦,永作天朝之屏障。
老老幼幼,真獲再生,子子孫孫,久遠感戴。
進納歲币,誓不敢違!
臣等不勝戰栗屏營之至!
謹上表以聞。
宣和四年冬月日,遼國主臣耶律輝表
徽宗天子禦覽表文已畢,階下群臣稱賀。
天子命取禦酒,以賜來使。
丞相褚堅等便取金帛歲币,進在朝前。
天子命寶藏庫收訖,仍另納下每年歲币牛馬等物。
天子回賜緞匹表裡,光祿寺賜宴。
敕令:“丞相褚堅等先回,待寡人差官自來降诏。
”褚堅等謝恩,拜辭出朝,且歸館驿。
是日朝散,褚堅又令人再于各官門下,重打關節。
蔡京力許:“令丞相自回,都在我等四人身上。
”褚堅謝了太師,自回遼國去了。
卻說蔡太師次日引百官入朝,啟奏降诏,回下遼國。
天子準奏,急敕翰林學士草诏一道,就禦前便差太尉宿元景赍擎丹诏,直往遼國開讀。
另敕趙樞密令宋先鋒收兵罷戰,班師回京。
将應有被擒之人,釋放還國。
原奪城池,仍舊給遼管領。
府庫器具,交割遼邦歸管。
天子退朝,百官皆散。
次日,省院諸官都到宿太尉府,約日送行。
再說宿太尉領了诏敕,不敢久停,準備轎馬從人,辭了天子,别了省院諸官,就同柴進、蕭讓同上遼邦,出京師,望陳橋驿投邊塞進發。
在路行時,正值嚴冬之月,彤雲密布,瑞雪平鋪,粉塑千林,銀裝萬裡。
宿太尉一行人馬,冒雪擋風,迤逦前進。
雪霁未消,漸臨邊塞。
柴進、蕭讓先使哨馬報知趙樞密,前去通報宋先鋒。
宋江見哨馬飛報,便攜酒禮,引衆出五十裡伏首迎接。
接着宿太尉,相見已畢,把了接風酒,各官俱喜。
請至寨中,設筵相待,同議朝廷之事。
宿太尉言說省院等官,蔡京、童貫、高俅、楊戬俱各受了遼國賄賂,于天子前極力保奏此事,準其投降,休兵罷戰,诏回軍馬,守備京師。
宋江聽了歎道:“非是宋某怨望朝廷,功勳至此,又成虛度。
”宿太尉道:“先鋒休憂!
元景回朝,天子前必當重保。
”趙樞密又道:“放着下官為證,怎肯教虛費了将軍大功!
”宋江禀道:“某等一百八人,竭力報國,并無異心,亦無希恩望賜之念。
隻得衆弟兄同守勞苦,實為幸甚。
若得樞相肯做主張,深感厚德。
”當日飲宴,衆皆歡喜,至晚方散。
随即差人一面報知遼國,準備接诏。
次日,宋江撥十員大将,護送宿太尉進遼國頒诏,都是錦袍金甲,戎裝革帶。
那十員上将: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花榮、董平、李應、柴進、呂方、郭盛,引領馬步軍三千,護持太尉,前遮後擁,擺布入城。
燕京百姓,有數百年不見中國軍容,聞知太尉到來,盡皆歡喜,排門香花燈燭。
遼主親引百官文武,具服乘馬,出南門迎接诏旨,直至金銮殿上。
十員大将,立于左右。
宿太尉立于龍亭之左。
國主同百官,跪于殿前。
殿頭官喝拜,國主同文武拜罷。
遼國侍郎承恩請诏,就殿上開讀。
诏曰:
大宋皇帝制曰:三皇立位,五帝禅宗,雖中華而有主,豈夷狄之無君?
茲爾遼國,不遵天命,數犯疆封,理合一鼓而滅。
朕今覽其情詞,憐其哀切,憫汝茕孤,不忍加誅,仍存其國。
诏書至日,即将軍前所擒之将,盡數釋放還國。
原奪一應城池,仍舊給還本國管領。
所供歲币,慎勿怠忽。
于戲!
敬事大國,祗畏天地,此藩翰之職也。
爾其欽哉!
宣和四年冬月日
當時遼國侍郎開讀诏旨已罷,郎主與百官再拜謝恩。
行君臣禮畢,擡過诏書龍案。
郎主便與宿太尉相見。
叙禮已畢,請入後殿,大設華筵,水陸俱備。
番官進酒,戎将傳杯;歌舞滿筵,胡笳聒耳;燕姬美女,各奏戎樂;羯鼓埙,胡旋慢舞。
筵宴已終,送宿太尉并衆将于館驿内安歇。
是日跟去人員,都有賞勞。
次日,國主命丞相褚堅出城至寨,邀請趙樞密、宋先鋒同入燕京赴宴。
宋江便與軍師吳用計議不行,隻請的趙樞密入城,相陪宿太尉飲宴。
是日遼國郎主,大張筵席,管待朝使。
葡萄酒熟傾銀甕,黃羊肉美滿金盤。
異果堆筵,奇花散彩。
筵席将終,隻見國主金盤捧出玩好之物,上獻宿太尉、趙樞密。
直飲至更深方散。
第三日,遼主會集文武群臣,番戎鼓樂,送太尉、樞密出城還寨。
再命丞相褚堅,将牛羊馬匹,金銀彩緞等項禮物,直至宋先鋒軍前寨内,大設廣會,犒勞三軍,重賞衆将。
宋江傳令,叫取天壽公主一幹人口放回本國。
仍将奪過檀州、薊州、霸州、幽州依舊給還遼國管領。
一面先送宿太尉還京,次後收拾諸将軍兵車仗人馬,分撥人員,先發中軍軍馬,護送趙樞密起行。
宋先鋒寨内,自己設宴。
一面賞勞水軍頭目已了,着令乘駕船隻,從水路先回東京駐紮聽調。
宋江再使人入城中,請出左右二丞相前赴軍中說話。
當下遼國郎主教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師褚堅,來至宋先鋒行營,至于中軍相見,宋江邀請上帳,分賓而坐。
宋江開話道:“俺武将兵臨城下,将至壕邊,奇功在迩,本不容汝投降。
打破城池,盡皆剿滅,正當其理。
主帥聽從,容汝申達朝廷。
皇上憐憫,存恻隐之心,不肯盡情追殺,準汝投降,納表請罪。
今王事已畢,吾待朝京。
汝等勿以宋江等輩不能勝爾,再生反複。
年年進貢,不可有缺。
吾今班師還國,汝宜謹慎自守,休得故犯!
天兵再至,決無輕恕!
”二丞相叩首伏罪拜謝。
宋江再用好言戒谕,二丞相懇謝而去。
宋江卻撥一隊軍兵,與女将一丈青等先行。
随即喚令随軍石匠,采石為碑,令蕭讓作文,以記其事。
金大堅镌石已畢,豎立在永清縣東一十五裡茅山之下,至今古迹尚存。
有詩為證:
每聞胡馬度陰山,恨殺澶淵縱虜還。
誰造茅山功迹記,寇公泉下亦開顔。
宋江卻将軍馬分作五起進發,克日起行。
隻見魯智深忽到帳前,合掌作禮,對宋江道:“小弟自從打死了鎮關西,逃走到代州雁門縣,趙員外送灑家上五台山,投禮智真長老,落發為僧。
不想醉後兩番鬧了禅門,師父送俺來東京大相國寺,投托智清禅師,讨個執事僧做,相國寺裡着灑家看守菜園。
為救林沖,被高太尉要害,因此落草。
得遇哥哥,随從多時,已經數載,思念本師,一向不曾參禮。
灑家常想師父說,俺雖是殺人放火的性,久後卻得正果真身。
今日太平無事,兄弟權時告假數日,欲往五台山參禮本師。
就将平昔所得金帛之資,都做布施,再求問師父前程如何。
哥哥軍馬隻顧前行,小弟随後便趕來也!
”宋江聽罷愕然,默上心來,便道:“你既有這個活佛羅漢在彼,何不早說,與俺等同去參禮,求問前程。
”當時與衆人商議,盡皆要去,惟有公孫勝道教不行。
宋江再與軍師計議:“留下金大堅、皇甫端、蕭讓、樂和四個,委同副先鋒盧俊義掌管軍馬,陸續先行。
俺們隻帶一千來人,随從衆弟兄,跟着魯智深,同去參禮智真長老。
”宋江等衆,當時離了軍前。
收拾名香、彩帛、表裡、金銀,上五台山來。
正是暫棄金戈甲馬,來遊方外叢林。
雨花台畔,來訪道德高僧;善法堂前,要見燃燈古佛。
直教一語打開名利路,片言踢透死生關。
畢竟宋江與魯智深怎地參禅,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