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因為把燕銘的桌椅制造情況出賣給了漢武帝同志,也就讓燕銘抓住了把柄。
死纏爛打之下,東方朔成為了弘燕堂挂名的老師。
燕銘要求,東方朔必須每月給弘燕堂的學生上一節課。
當然,課程的時間不會是小半天那麼久。
東方朔雖然看似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可燕銘知道,自己的這個哥哥心中是高興的。
茂林村的幾個娃兒聽了東方朔的課,有兩個孩子連午飯都沒吃,直接就跑出了燕家大院,滿屯子宣揚,說長安城皇帝身邊的神人東方朔先生近日給他們授課。
就連黃先生都坐在下面乖乖的當了弟子,靜心傾聽。
東方先生說燕銘老師所教導的弟子規應該放到皇帝的太學館作為啟蒙文章,給那些太學博士讀讀呢。
東方朔上課的消息,不胫而走。
一些在地裡農忙的人竟然也都趕了回來。
燕家的大院之前,圍攏了一大群農村漢子和婆娘。
“東方先生上課啦,這可是咱茂陵屯的大事兒。
”
“是啊,燕家了不起啊。
燕銘公子的《弟子規》竟然得到了東方先生的贊譽,看來咱們孩子真是選對了地方呢。
”
“今天說什麼也要求東方先生再給講解一段。
讓咱們這些土包子也長長見識。
”
一大群人在興奮的說着。
各個翹首企盼。
這麼一群人等着聽東方朔講課,把燕陳氏老夫人也驚動了,燕山扶着老夫人,也混在了人群之中,等着聽聽聞名天下的東方朔講課。
燕銘出來,看到這種架勢,就是一臉的壞笑。
東方朔也出來,看到村民們熱切的眼神,在看到上午她教過的孩子,也在人群之中看到了燕陳氏老夫人和燕山等人,他的内心就一緊。
如果說别人他可以無視,但他教過的孩子的眼神卻無論如何也不能無視。
更加不能無視的還有燕陳氏老夫人。
他和燕銘一個頭磕在地上,那就是親兄弟一般。
燕陳氏老夫人就是他的老奶奶,奶奶要聽孫子講課,孫子怎麼能推脫。
别忘了,大漢可是提倡孝道治國的。
當燕銘帶着東方朔出來的時候,東方朔就知道,今天是非講不可。
看了看燕銘,東方朔苦笑一下,既然要講,那就要講好。
剛剛燕銘也說過,這個學堂對燕家來說,極為重要。
自己既然和燕銘站在了一條船上,那就要為這條船保駕護航。
清了清嗓子,東方朔向着父老鄉親一抱拳。
“果真是東方先生。
東方先生,你再給我們講解一遍弟子規吧。
這些日子聽孩子們背,卻不知道說的是啥呢。
”
“東方先生講啥咱都聽着。
”
看到這樣的熱情景象,東方朔也是精神一震,大聲說道:“好,今天就再講一遍弟子規。
”
他站在蕭家的院子之中,大袖一揮,就講起了弟子規。
這弟子規他上午已經講過,現在再講一遍,自然是輕車熟路,更加順暢。
讓燕銘贊歎的是,東方朔這次所講的弟子規之中所引的經典,竟然完全不一樣。
若不是真正有大學問的人,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東方朔雖然引經據典,出處不一。
可最終的結果卻是殊途同歸,深入淺出,讓在場的鄉鄰們都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終于等到東方朔講完課,在弘燕堂孩子們的帶領下,燕家大院周圍響起了一片掌聲。
東方朔向着周圍的鄉鄰抱了抱拳,雖然口幹舌燥,卻也别有一番成就。
燕銘适時的走了出來,一拱手說道:“父老鄉親,叔叔大爺們。
從今天起,東方朔先生,就是我弘燕堂請來的教師。
如果大家夥愛聽東方先生講學,那麼每個月都會有東方先生的課。
到時候燕銘歡迎大家前來。
”
茂陵的人們歡呼雀躍。
不管他們能不能聽懂,這段經曆拿出去吹吹牛,别的村屯衆人都要羨慕的緊呢。
就算長安城的人,能聽到東方朔講課的,恐怕也是不多。
隻有東方朔一個人在燕銘說完這話的時候有點兒傻。
他知道燕銘為什麼這樣幹。
還是對他把桌椅的事情上報皇帝的事兒在耍性子。
想想自己做的事兒,燕銘讓他每月給講上一節課,似乎也不算過分。
“不過我東方朔可不是吃虧的主兒。
既然老弟要把這弘燕堂做的有聲有色,我就給你再添一把火,下次給你帶來幾個也很有名氣的人,非讓茂陵屯的人終身難忘不可。
”東方朔内心思索,卻沒有告訴燕銘。
他要給燕銘一個突然襲擊,耍燕銘個措手不及。
村民們聽了東方朔深入淺出的講解,終于認識到弟子規的好處。
對燕銘也是刮目相看。
在東方朔走後的第二天,燕家的大門口就擠滿了前來報名的村民。
“燕公子,給我家的娃兒報名吧。
”
“燕公子,我家就那幾畝地,用不上孩子跟着忙,到你這,好好管教。
”
看着門口竄動的人頭,燕銘很是滿足。
燕山卻有些犯愁,自家的弘燕堂可是打着一日三餐、免費授課的旗号。
這要是全茂陵屯的孩子都來到弘燕堂,怕是也有幾十号人。
光是吃飯,他也是負責不起的。
燕銘卻沒有這樣的擔心。
他讓燕平、燕安、燕喜三人組織村民們集中在一起,自己則站在略微顯得高一點兒的地方,大聲說道:“孩子入學可以,不過要經過我的測試。
弘燕堂會因材施教,讓咱茂陵屯的孩子,各個都能去上媳婦,過上富裕的日子。
”
“好!
”村民們大聲喝彩。
老百姓所追求的東西非常簡單――不挨餓不受凍,老婆孩子熱炕頭。
所以,燕銘也沒有說什麼高大上的主題,卻博得了全村人的喝彩。
回到自己的小屋,燕銘就拿出藏在床榻下的背包,在裡面找到了手機中存儲的一個測試卷子。
這是他當年做輔導的時候所使用的一張卷子,屬于對孩子的性格趨向測試。
雖然不是絕對的準确,卻是大有幫助。
燕銘沒有全部照搬,而是結合大漢朝的現實情況,把一些相應的問題提煉出來,寫在了糙紙上。
用毛筆在糙紙上寫字,速度并不快。
足足用了一個時辰,燕銘才寫完這張卷子。
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燕銘歎了口氣――這筆和紙,都要改進。
否則工作效率太低。
燕家,該幹的東西太多,隻能一步一步,慢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