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六年,皇家科技學院畢業了第一批學員,這些學員學習了很多數理化知識,都是超過這個時代的。
這些知識是西方文明進入工業革命前後兩百多年搞出來的,而且是經過大量摸索、實驗才得到的論證。
而皇家科技學院的學員,則直接超越了這個時代,學習到了這些逆天般的玩意。
于是乎發明創造開始瘋狂湧現。
根據物理、數學的知識,各種各樣的機械被設計、制造了出來,有農機,也有紡織機械,也有各種各樣的生産機械。
而其中的潮流,就是将蒸汽機作為這些機械的動力來源。
而那些化學家們,更是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如何大規模制造各種化學物質。
其中根據朱由校提出的植物營養學和歸還學,認為植物所需的營養為水、二氧化碳、礦物質,并且通過實驗驗證了植物所需的主要礦物質為氮磷鉀,中物質為鎂、硫等,化學肥料的概念頓時就出現了。
歸還學則認為,植物并不直接攝入有機物,隻有當有機物經過微生物礦化後釋放出礦物,才能在土壤中生成植物所需的營養礦物。
在自然條件下,因為土地的産出與營養的獲得趨于平衡,因此并不需要施肥。
但人為種植作物,使得土壤中的礦物被人和動物大量涉入、搬運,從而長時間的耕種過後會導緻土壤貧瘠。
根據這個理論,如今國有農業公司開始大量使用有機肥,從而增加土壤肥力。
當然有機肥這個玩意用得不好是會坑的。
因為有機肥當中可能含有很多寄生蟲。
同時也可能造成農作物營養攝入的不平衡。
因為植物是不吃有機物的。
這些有機物必須通過礦化成為無機物,才能為植物提供養分。
有機物肥料這個玩意在中國早在春秋,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開始應用了。
隻不過這個玩意所需勞動力有點大,而且有機物礦化一般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所以農民很多時候不愛用。
後世的有機肥這個概念,實際上是一種環保農業的概念。
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被人們炒作成了一種有利于身體健康的玩意。
好似用化肥種出來的農産品質量就不如有機肥,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稍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
植物是不吃有機物的。
化肥是直接為植物提供礦物,因此肥力強、見效快。
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雜草同樣也獲得了大量肥料,從而造成雜草瘋長,為了搞定這些雜草,人們不得不噴施大量的除草劑,同時經過雨水沖刷後,這些化肥的肥力被沖刷到河道之中,導緻河水營養富集,從而水藻瘋長。
造成一系列的生态問題。
有機農業的最初目的,隻是為了解決這些生态問題。
結果有些人卻把有機農業炒作成了一種對人類健康有益的玩意。
搞出什麼有機農産品概念,完全就是一種概念騙局,忽悠一下那些不懂的普通民衆。
有機肥先要集中發酵消毒,還要運到田間地頭鋪施,沒有兩三年還見不到效果。
農民不愛用這種方法進行施肥也是正常,農民還是更喜歡用見效快的無機肥。
如今大明還沒有化肥,人畜糞便發酵消毒回田正在大規模的推廣,實際上并不能完全解決糧食産量不高的問題。
而在化肥研究上,已經有了很多突破。
在磷肥上率先取得了突破,通過磷礦的開采,第一批磷肥被制造了出來,成本方面還能接受。
尿素也被成功合成了出來,但要大規模生産,在機械、電力和蒸汽機等領域都要提升才能降低成本,目前顯然是沒有辦法通過煤炭大規模的制造合成尿素所需的合成氨。
天啟六年最大的研究成果,還是成功制造出了純堿和化學染料。
純堿和化學染料的出現,使得國有紡織企業旗下的紡織廠有了很大的優勢,過去大明用的都是天然染料,成本比較高。
而化學染料的出現,極大的降低了燃料的成本,同時經過浸染的棉布更加耐用,附加值也更高。
這個技術被迅速投入了生産應用,北直隸棉布經過浸染之後,質量超過了松江府産出的棉布。
随着國有紡織企業進入松江府,這一優勢很快就顯現了出來,帶有顔色的棉布市場被國有棉布迅速占領。
而且國有染印廠還在松江府大量收購棉布,然後染上顔色進行銷售。
國有紡織企業如今進入南方市場,并沒有對南方的紡織業工人就業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此前北直隸紡織業的發展,主要是因為北方市場的擴大。
而進入南方市場的時候,又是在松江府招募工人。
遭到巨大沖擊的是那些蘇南工廠主們,這些工廠主可謂是這個時代資本最強的一批商人。
什麼鹽商、糧商,實際上都沒有這些工廠主有實力。
因為這些工廠主們雖然看似資金不是那麼龐大,但是他們的影響力實際上更強。
大明的工廠主們在以前是不用交稅的,如今在新政省份之外,那些工廠主門依舊不需要交稅。
因此這些工廠主們的利潤回報不是那麼暴利,但卻非常的穩定和持續。
他們掌控着很多生産資料,這說那些鹽商和糧商已經海商們所比不了的,這些蘇南工廠主隻要說商品提價,那麼馬上就會導緻物價飛漲。
從社會影響力上看,是大明最有實力的一群商人。
南直隸、浙江一帶的商人,本身就十分擅長經營生産,曆朝曆代皆是如此。
國有企業出現了染料上的優勢,被沖擊最大的還是那些染印廠,那些商人受到了最直接的沖擊。
而那些紡織商人受到的沖擊主要是國有資本擠入市場後的問題,這些國有紡織企業在紡織設備上絲毫不遜色,甚至還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國有紡織廠的設備是對民資紡織廠設備進行一定改進的。
當然如今還不能對民資紡織廠造成絕對性的壓制,因為以蒸汽機為動力的紡織機械還沒有開始應用。
但是這方面的紡織設備已經開始着手研制。
受沖擊極大的還有松江府的布商,這些布商通常都是從百姓手上收上來棉布,然後進行浸染,或者直接銷售到外地。
紡織廠并不是完全的主流,松江府的棉布很多還是分散在各家各戶,由工人購買一些小型設備生産棉紗,然後進行紡織。
國有資本加入棉紗、棉布的收購行列,讓那些布商的生意大受影響。
國有資本成立的缫絲廠同樣入侵了不少市場份額,使得那些生絲商人遇到了強大的競争對手。
因為海外貿易大量被國有資本壟斷,加上北方市場的貿易壁壘的擴大,國有資本在生絲銷路上非常穩定,在收購生絲的時候根本不怕和那些生絲商人打價格戰。
天啟六年對日本、朝鮮的貿易額開始不斷上升,日本因為銅礦開采規模的擴大,對生絲、棉布、鹿皮、香料,以及陶瓷、鋼鐵制品等産品的需求量正在提高。
而對朝鮮的貿易則是因為大明在朝鮮的投資增加,朝鮮的伐木、采礦規模開始提高,同時大明的大量鋼鐵産品輸入朝鮮,使得朝鮮的生産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産出也有所增加。
對朝鮮的貿易,民資倒是可以進入,不過在收取關稅之後,很多商品面對國有資本出口的商品都失去了競争力。
對日本的貿易則完全由官方壟斷了,民資商船是不允許前往日本的,日本政府也不喜歡大明的民資商船到日本貿易,那樣會導緻一些地方大名與外部進行走私貿易,威脅到德川幕府的統治地位。
大明與日本的貿易在經過幾年的發展滞後,迅速上升到了四千多萬元,而大明每年能從貿易中賺取上千萬元的利潤,日本的貴金屬開始大量流向大明。
與歐洲人的貿易同樣也被官方完全壟斷,葡萄牙人讓出馬六甲之後,大明迅速掌控了馬六甲城,并且以馬六甲為對歐洲貿易中心與葡萄牙人展開貿易。
而與中南半島各國的貿易,倒是進展得比較順利,但是國有資本在中南半島的投資基本上還沒有。
國有資本此時需要投資的地方太多了,東北地區還沒有完全消化,還要消化一個南洋,更有澳大利亞等待開發。
國有資本的步伐已經邁得很大了,再大就要扯到蛋了。
因此目前國有資本的主力依舊是在開發東北地區,先将東北地區大面積的耕地開發出來,從而獲得大量的商品糧,以及各種原材料資源。
同時在南洋的開發上,也隻是先開發沿海交通便利的精華部分,而太過内陸需要修剪道路的地區,目前基本上處于暫不開發的狀态。
對澳洲的開發也同樣如此,都是先開發沿海交通便利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都比較低。
呂宋群島能開發出來的耕地多達1.5億畝,西班牙人留下了不少種植園,目前在開發的農業資源也僅有5000萬畝左右,其中将近一半是國有資本開發的,還有一半是民資開發的種植園。
先開發大島嶼,中小島嶼都先擱置開發。
對島上的土著馴化也都是在慢慢進行,畢竟飯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的。
那些不願意進入種植園被漢人管理的土著,暫時都在土著政權的管理之下,大明同樣對這些内陸的土著進行收稅。
而對後世印尼群島的開發程度那就更低了,基本上也就是延續了荷蘭人對爪窪島的統治模式,三品九等的種植園模式暫時隻計劃開發出3000萬畝。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