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朱由校又發現,東林黨為了和他抗争,竟然開始消極怠工起來了,有些東林黨官員開始上奏乞歸,有些東林黨開始敷衍政務,做事拖拖拉拉的。
好吧!
為了挽回臣工們的一點積極性,以及樂觀情緒。
朱由校立即召開了一次‘座談會’,不對,是禦前會議。
首輔葉向高、文淵閣大學士劉一燝、吏部尚書周嘉谟、禮部尚書孫慎行等等東林黨人都出席了該會議。
會議中,現任皇帝朱由校對臣工們表達了親切友好的問候,并且就貪腐官員連坐三族的問題,與東林黨大臣們深入交流了政治意見。
葉向高等東林黨大臣,就此問題表示了強烈的憤慨與不滿。
要求皇帝立即撤銷廠衛的這種完全不符合人道主義的行為。
皇帝朱由校随即決定釋放李三才三族,以恢複皇帝與臣工們的良好關系。
随後朱由校又就商業稅問題,廣泛聽取東林黨大臣們的意見,并虛心表示,一定努力約束稅務局的不法稅收行為。
實際上,這是一次充滿套話、空話的禦前會議。
朱由校向東林黨作出了一些妥協的姿态,首先是釋放了李三才的三族,盡管不能讓東林黨上下完全滿意,畢竟李三才早就當了炮灰。
但是形式上可以看做是一次勝利,因此還是聊勝于無。
起碼得到皇帝保證,日後不會輕易讓官員連坐三族。
至于稅收問題,朱由校也做出了承諾,暫時隻在北直隸推廣觀察,如果效果不好,将不會想其他省份推廣。
可惜的是,現場氣氛是比較友好,可葉向高他們回去後,依舊是該幹嘛幹嘛,各種反對征收商業稅的奏章如同雪花一般飄來。
而反對皇莊侵占有主荒地的奏章也多了起來,因為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已經全面展開了。
許多在城鎮中混不下去的農民工,便報名成為了皇莊的佃農,參與到了水利設施修建以及土地開墾當中。
很多荒地之前确實水利設施荒廢,那些地主和權貴之所以抛荒,一來是租用土地的農民破産,二來是修繕水利成本過高,或者他們局限于各種問題而無法修繕水利。
可是皇莊要對這些土地進行開墾,這些土地在那些地主和權貴看來,又寶貝得不行了。
很快在北直隸就因為土地發生了暴力沖突事件,河間府一戶地主在朝中略有權勢,便縱奴打傷了皇家農業公司的工作人員,還有皇家農業公司的佃農同樣也被打傷。
然而這樣的暴力沖突事件的最後的結果,自然也就是那樣。
皇家農業公司這邊管你有沒權勢,他們背後還是皇上呢!
馬上交來一群錦衣衛,當天晚上就把那戶地主給拿了進去。
一番拷打之後,那名地主交了上千兩罰金才被放了出來。
結果這邊錦衣衛也捅了馬蜂窩,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有一大波彈劾奏章抓着這次事件抨擊皇帝貪得無厭、與民争利,并縱容廠衛行兇作惡。
“這昏君,大半年下來皇莊擴大到了800萬畝,尤不知足。
如今為了繼續擴大皇莊,竟開始侵占有主土地。
”
“是啊!
聽說這次皇莊要擴大2000萬畝。
這北直隸,也僅有億畝耕地罷了。
”
官員們議論紛紛,基本上都是對皇帝的這一行為進行指責。
但是面對皇莊的問題,東林黨内部實際上是分歧最大的。
東林黨并不是結構嚴密的黨派,盡管上下其手,但是馬仔中也是有不少人才的。
皇莊侵占有主荒地之前,皇帝已經下過政令了,這些荒地誰開墾出來就是誰的,從而保障糧食生産。
其中徐光啟是最支持這個政令的東林黨官員,對于北方農業問題,徐光啟是很有研究的。
北方當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大量抛荒。
土地大量抛荒,除了水利年久失修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勞動力大量進入城鎮務工了。
當佃農還吃不飽肚子,甚至要欠地主一屁股債,還不如進城打工,隻要有把力氣,一天起碼也能有一二十文錢的收入。
皇莊的新模式,首先是穩定了生産,再則吸引了勞動力重新回到農業生産。
本身就是解決當前北方農業衰弱的有效措施,至于那些占着茅肯不拉屎的,有本事别讓土地荒了,皇莊自然不會把他們的土地圈走。
“當今天子開辟的新皇莊,皆是開墾荒地而來。
這兩千八百萬畝耕地一旦開墾出來,每年所産糧食最少增加三千萬石,北方百姓不愁無糧,京師也不再需要那麼多的漕米,此等利國利民之事,怎就成了天子與民争利了?
”徐光啟看不下去,在一次散朝的時候,十分不忿的出口駁斥一些東林黨官員的言論。
結果當場吵了起來,一些東林黨官員紛紛大罵徐光啟是皇帝斂财的走狗幫兇,被圍攻之下,徐光啟憤然佛袖而去。
但不論朝堂之上如何鬧,朱由校獨家控股的皇家農業公司,絲毫不受任何影響的開始執行第二期建設目标。
第二期建設目标完工之後,2800萬畝土地每年生産30000萬石糧食實際上問題不大,畢竟秋收、夏收兩季,就算夏收過後,隻是種些玉米、大豆,都沒太大的問題,何況一些土地還能拿出來種番薯。
這樣的産量,還是估算了受災的因素後得出的。
如果風調雨順,那可不不止這些産量。
就算是夏收過後的土地,時間太緊迫沒辦法種植一些糧食作物,起碼也能種草,可以喂養牲畜,發展副業大有可為。
重點是這些糧食能不能賣出去,農民除了糧食還需要紡織品等生活用品,單一的生産糧食,同時農民向銀行借貸,意味着必須能夠賣出這些商品糧,才能不至于淪為破産。
過去大明各省農民的破産,天災實際上隻占一部分,價格的波動、農産品的滞銷往往更加恐怖。
皇莊的糧食在銷售上并沒有任何問題,濟民糧行與農戶會簽下生産訂單,糧食還未收貨的時候,就會開價定下。
這種訂單制保證了生産的穩定,此時濟民糧行開出的收購價是每石1銀元,相當于0.83兩,收購價上對于皇莊佃農來說是極為優惠的。
佃農隻要正常生産,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一家人一年下來,不僅能留下口糧,還有30元左右的收入。
就算是兩年的生産中有一年受災,這些佃農依舊能有足夠财力支撐過去。
朱由校此時依舊在繼續完善以皇莊為單位的農村經濟結構,至于什麼官員反對、商人抱團什麼的,顯然這次朱由校并未成功的消除負面輿論。
但是這次的失敗,也讓朱由校徹底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幻想。
既然無法妥協,那就隻能進行暴力摧殘了。
PS:後宮幹政的問題,很多讀者甚是糾結,在書評區咬着不放。
那我就想問一下:後宮幹政又能怎麼樣呢?
會對國家造成嚴重後果嗎?
好吧!
就算造成所謂嚴重後果,那起碼也是主角挂掉之後了,洪水滔天又與他有什麼太大的關系?
這世界本來就是分分合合、起起落落、聚聚散散。
能有永恒的帝國嗎?
顯然是沒有的,但卻有相對永恒的文明,主角的目标并不是創建一個永恒的帝國,而是一個更加輝煌的華夏文明。
皇後、皇妃作為皇帝的女人,本身就是最親密無間的利益共同體,會如同文官那樣瘋狂挖國家牆角?
而且所謂後宮幹政,實際上和文官掌權沒有任何區别。
唯一的區别就是,掌控輿論的文官因為失勢,就會從人格上攻擊掌權的宮内人員,因為宮内不是皇帝的女人就是皇帝的太監,在文官看來都是‘沒人權’的,讓他們可以大肆攻擊,所以才三人成虎,誇大了問題而已。
實際上後宮幹政亂國家的幾率,比文官亂國的風險還要低。
本質上國家興亡,依舊是掌權者的素質、眼界、手段,以及什麼樣的利益結構為主,和所謂後宮幹政不幹政真心無關。
作者在書評區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了,偏偏還有人咬着不放,作者真的沒有義務去拯救他們的智商。
有些時候作者不回答書評區的一些問題,甚至是删帖,隻是想給這些人留點臉面,大家不要鬧的不愉快。
之前也碰上一個奇葩,因為發的書評極為腦殘,還一副要和作者對質的模樣,作者當時隻感覺極為蛋疼,面對其各種奇葩言論,拯救他又會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不和這種奇葩辯論三百回合,又誤導不知情況的讀者。
于是作者就删帖了,删帖過後這奇葩投了一張評價票,真是惡心得不行。
我隻想拜托各位一些讀者,一些事情不要上綱上線。
作者起碼研究過一些傳統國術,對事物的看法、人生的感悟還是比較成熟的,什麼帖子會拉低别人智商,作者起碼有一個比較準确的判斷,所以被删帖的讀者,麻煩不要鬧了,大家默契的給對方留點情面豈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