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聽到朱小海的問題,李向南微微一笑,一邊吩咐護士長郭芳幾個護士給幾人穿戴手術無菌服,一邊解釋道:
“朱醫生,按照南皖省省立醫院給出的信息和章省長本身的既往病史來看,他是有高皿壓的對吧?
”
“對!
”朱小海毫不猶豫的點頭。
此時,一旁的萬新春和陶言對視了一眼,兩人也默默的豎起了耳朵。
剛才的一番交鋒,兩人對李向南這個年輕人态度上的表現很受觸動,同是醫生,這些年裡他們兩人對于醫學上的研究還是很在意的。
不得不承認,如果李向南的醫理辨析做的到位的話,他們也不介意聽一聽這個年輕人的道理。
“章之洞省長的病症,在醫理診斷上叫做高皿壓腦溢皿!
”
可李向南的一句話,就讓包括萬新春陶言在内的三個醫生頓時驚住。
高皿壓就高皿壓,怎麼還整出腦溢皿了?
這種判斷和直言不諱的定論,一下子讓三個醫生都為之愕然。
他們是知道國人在生活水平提上來之後,高皿壓這種病症逐漸開始在普通大衆裡蔓延的。
不管是國内的醫生,還是國外的各種學術論刊,都提起過高皿壓的病症。
所以三人都不陌生。
但是腦溢皿......
說實話,現在國内的醫學水平,對于這種病症還沒有多麼深入的研究。
一來是本身的醫學條件簡陋,CT掃描機也才剛剛引入國内,更别提什麼核磁共振技術、DR系統、CR、工頻X光機、推車式B型超聲波診斷儀、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高壓氧艙、直線加速器這些大型的醫療高精尖設備了,除了李向南,一些大醫院的醫生很可能都沒有聽說過。
在診斷上,自然對于神經領域、腦部的病症帶出來的一些并發症,擁有相當領域的空白。
二來,則是國内本身的醫生素養也參差不齊,這不光是本身國力上的差距,沒有相對富裕的土壤培養醫學技術人才,另外教材陳舊落後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還有一些老醫生個人醫術雖然高,但受限于現實原因,以及本身的教學水平實在有限,導緻醫學人才其實在全國範圍内來說,确實短缺。
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導緻了包括腦溢皿在内的許多疾病,在國内醫學領域上,還是空白的存在。
“這個名詞後面有空我會專門跟幾位詳細解釋病情成因!
”
受限于時間,李向南也隻能點到為止。
如果要将腦溢皿這事兒解釋清楚,沒有個幾堂課的時間是下不來的。
但這話落在朱小海三人耳裡,卻已然有了新的變化。
朱小海是在聯想相關的知識,開始給自己頭腦風暴。
而萬新春和陶言則是更有些震動了!
從知識層面來說,面前的年輕人表現出來的淵博,絕對是兩人望塵莫及的。